(陈焕坚)3月31日,学校白云校区以“传承民族文化,共筑美育新风”为主题的大学生“三月三”美育节活动在校园内火热开展。本次活动由人文与教育学院及其岭南民族民间艺术美育工作室、岭南民族民间艺术美育协会等联合举办,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互动体验和文化展销,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充满岭南民族风情的文化盛宴。
中午舞台表演正式拉开序幕。主持人以《万寿公王》“铜鼓庆典”中的经典台词引入主题,岭南民族民间艺术美育协会指导老师上台致辞,从实践角度呼吁师生共同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审美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活动中,各社团轮番登场,带来极具民族特色的表演,岭南民族民间艺术美育协会山歌队以一曲《壮家敬酒歌》开场,接着男女进行了对歌,致敬经典,再现“刘三姐对歌”的灵动场景;茶艺社通过优雅的茶艺表演传递传统礼仪之美;壮韵组合则以欢快的歌舞《三月三来共欢乐》点燃全场热情。文学社的诗歌朗诵更是将壮乡的山河画卷娓娓道来,引发观众共鸣。
节目表演结束后,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周卫忠教授发表讲话,他指出,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岭南壮族传统美学思想研究”,重点推进我院民间文学建设,运用岭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开展大学生美育,同时突出美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下午的活动中,师生们不仅品尝了五色糯米饭、艾叶糍粑等壮乡美食,还参与了板鞋竞速、绣球投掷等民俗游戏。展销区的手工艺品和民族服饰吸引了大批师生驻足,茶艺体验区则成为静心交流的文化角落。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齐聚舞台合影留念,并领取了纪念礼品与荣誉证书,为这场文化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汇聚7教聆听“岭南民族民间艺术美育论坛”学术讲座——岭南壮族山歌的艺术特点与表演方法,延续美育节的热情与思考。
本次“三月三”美育节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岭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通过实践与互动深化了文化认同。活动负责人表示,希望以美育为纽带,让年轻一代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接力者,让传统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未来,广州理工学院白云校区将继续探索多元形式,推动民族文化与校园生活的美育实践深度融合。
对歌
壮韵组合
美食制作

讲座主讲人覃祥周先生(右)与覃守达教授(左)现场合作演唱山歌
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周卫忠教授、科研副院长陈南先教授、中文系主任韩艳洁博士等领导与老师同节目表演的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