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霖)5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谭劲松教授受邀出席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三全育人周教科研专题讲座。谭教授以“大学教育的目标”为切入点,围绕数字时代会计学科变革与人才培养路径作专题报告。本次专题讲座由经管学院陈少英副院长主持,全体教师齐聚1栋601,共同探讨智能会计教育的未来方向。

谭劲松教授直面当下大学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指出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用过去知识培养未来人才”的深刻矛盾。他强调,在技术革命加速重构世界的背景下,教育者需以“预见性”把握技术、商业、国家战略之“势”,同时坚守学科本质规律,着力培养学生持续学习与适应变革的核心能力。这一观点引发在场教师的深度共鸣,为会计专业教育改革锚定方向。

聚焦会计学科的“变与不变”,谭劲松教授犀利剖析数字技术对传统会计体系的颠覆性影响。他指出,尽管会计作为“企业价值创造映像系统”的本质未变,但数据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革——非货币化数据通过智能技术突破传统“可加性”限制,图像、音视频等多元信息实现结构化处理,推动会计从单一货币计量向多维度决策支持系统转型。结合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案例,他生动阐释了财务职能从基础交易处理向战略伙伴、风险管理专家的三级跃升路径,揭示出传统会计报告体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暴露的局限性。

针对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谭劲松教授提出复合型能力模型:以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底层支撑,以数据分析能力和智能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层核心,以商业领导力与创新思维为顶层引领,构建三位一体的能力培养体系。他特别强调,新型会计人才需兼具“穿透性思维”与“融合性能力”——既要掌握专业逻辑与数智技术,又要具备跨域协作的沟通艺术;既需保持对商业变革的敏锐洞察,又应坚守会计作为资源配置引导者的核心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建议构建“理论-课程-实践”三维育人体系,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数字化课程改造、场景化教学创新,培养“精专业、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研讨会现场,经管学院教师就产教融合机制、跨学科课程设计等议题与谭教授展开热烈讨论。